获奖者:应用艺术设计学院 夏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对广大教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教育脱贫攻坚中的突出表现予以了肯定,对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也再次强调了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无不对广大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人民教师鼓舞万分。诚然,教师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灵魂之师”,因此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便有了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应用艺术设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艺术设计类学生中铺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走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值得永恒思索和探寻的教育问题。如何能够将手持“丹青”妙笔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对党国一片赤子“丹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艺术设计思政教师的丹色初心和使命。如何在艺术设计学生的“丹青”妙笔中注入奉献国家的“丹心”,需要思想政治教师的引导和培育。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以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将优秀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传授给学生,但这种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实现,是值得广大思政教师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卡脖子”问题。
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后,笔者深受习近平总书记“四为服务”教育思想的启发,懂得了教育要从社会实践中来,再到服务社会中去的道理。因此,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鼓励青年大学生怀揣学识,向着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出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志、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积极服务社会群体,解决社会现存问题,便是创新式教育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这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新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广大教师探索和采用的教学形式。
一、跻身“四史”社会实践,传承优秀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思想武装其实就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也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广大思政教师的理想信念应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带领学生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艺术设计思政教师可以抓住“四史”学习的契机,将党建的光辉事迹和历程融入到学生的“丹青”画笔之中,以“画笔下的红色上海”为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带领新时代大学生亲身走访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会址、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毛泽东故居、李白烈士旧居、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陈毅广场等数十个上海红色地标,从实践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革命先辈们的“丹色”初心和理想信念,并用手绘的方式创作艺术作品,在社会上以优秀的画作宣传红色文化,传承上海红色基因,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民众对党国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跻身“抗疫”社会实践,传承高尚的道德情操。
古语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重要不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作为育人思想的思政教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教师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是弘扬尊师重教这一优良社会风尚的重要一环。艺术设计思政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疫情突发和抗疫进行时的大背景,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生“丹青”画笔的特长,通过摄影、绘画和录像等多种新颖的形式,记录疫情抗战时期教师们的担当与奉献,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手法让每一位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到在最艰难的抗疫时期,教师们仍全力奋战在教育一线,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纵然远隔千山万水,依然把爱送到五湖四海,向每一位学生传递关心和暖心。老师们发出的一篇篇抗疫网文,开展的一堂堂防疫“云班会”,举办的一个个战疫“微活动”……都是人民教师千方百计保障学生成长“不掉线”的鲜活案例。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明镜,广大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敢为人先、以身作则的真实写照,是感染和号召学生尊师重教、传承高尚道德情操、厚植爱国奉献“丹心”的最好路径,也是学生日后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的重要方法。
三、跻身“产学研”社会实践,传承扎实的知行学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思政教师要时刻保持“赶考”的精神,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关注时政热点和最新政策规划,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如此才能将最好的学识传授学生。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而且是知行合一的一潭水。照本宣科纯理论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了,因此思政教师的学习应该一直在路上。
艺术设计思政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知行合一”学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大学生义乌产学研社会实践”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生“丹青”妙笔的设计灵感,结合设计学和工学的优势,以学生自身理论学识为基础,主动对接社会企业需求,研发实际产品,提升产业能级,探索校企深度融合、跨学科专业协同创新服务社会,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将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融入到对接企业、服务社会、解决痛点、美化生活的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中,以切实的社会教育助力学生传承扎实的知行学识,培养热爱学习、热爱奉献、热爱服务的碧血“丹心”,最终引导学生将丰厚的学识运用到今后所从事和热衷的职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积极树立为解决社会发展瓶颈、为祖国发展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
四、跻身“慈善”社会实践,传承宽厚的仁爱之心。
教育之学,仁而爱人,缺失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显神通,但爱是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将爱的主题传递给每一位学生,需要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如此学生才能拥有更为宽厚的仁爱之心,这将是学生未来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让学生热爱社会、热爱岗位、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艺术设计思政教师可以以“仁爱之心”为主题,以学生的“丹青”妙笔作为媒介,共同参与“牵手艺术彩虹献给未来地球”青少年创意艺术慈善教育项目,让新时代大学生走进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近距离接触特殊儿童(大部分是自闭症患儿),感受孩子们积极的反馈、渴求的眼神、纯真的笑容,让大学生们做好孩子们的绘画老师,帮助每一位不善交流的“星星的孩子”用“丹青”画笔描绘斑斓多彩的生活,真正表达出内心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渴望与爱意。让艺术设计大学生换位成教师的角色,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爱,更能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感同身受地传承宽厚的仁爱之心,以一颗爱意满满的“丹心”平等对待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发现大家的长处和闪光点,倾力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营造人间有大爱的和谐社会。
艺术设计类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才华横溢、奔放不羁,是最需要思政教师在其思想上精心引导和栽培的群体之一。创新式的思政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努力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向奋进,通过切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服务和造福人民,将这一理念不断注入艺术设计类青年大学生的“丹青”妙笔,并在实践中不断炼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丹心”,共同培育具有优秀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并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薪火相传的方式一同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