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首页  教师风采
走近最美科技工作者:“90后”的他们矢志科研,不负青春(1)
发布日期:2024-09-19    作者:科研处、宣传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为营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

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引导鼓励全校科技工作者

牢记使命责任  勇于创新争先

引领学校科技创新发展

学校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活动

通过展现学校创新团队和

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不仅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

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希望全校教职员工

不断增强使命担当

为学校发展和青年人才

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在二工大,有一群充满活力的“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怀着澎湃的科研热情,专注科研锐意进取。他们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是科技创新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能积极地参与科研,发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将展示其中部分青年教师代表,一起领略他们的科研风采。

陈泽秋(28岁),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同年7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2-2023年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国家公派联合培养。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从事废旧电池材料资源回收利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在纳米材料制备、电容及电化学脱盐(Capacitive Deionization)、脱盐器件的设计和改进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截止目前已在Chem Eng J、 Sep Purif Technol、 Desalination 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SCI文章,累计影响因子 88.5,其中4篇第一作者的文章为ESI高被引。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奖励。

科研感悟: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情,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崔永杰(30岁),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先进制造专业,同年7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主要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理论模拟及其器件物理方面积累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论文30篇,被引用900 余次。其中作为第一(含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在材料化学领域主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上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3项。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科研感悟:科研是一场马拉松,耐心与坚持引领我们穿越未知。

李冲(35岁),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24年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主要从事超声换能器及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5篇,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得中德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科研感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王腾(32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1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同年6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主要从事光纤激光器、光纤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2022年度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科研感悟:常保求知若渴,常存虚怀若谷。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