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为营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
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引导鼓励全校科技工作者
牢记使命责任 勇于创新争先
引领学校科技创新发展
学校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活动
通过展现学校创新团队和
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不仅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
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希望全校教职员工
不断增强使命担当
为学校发展和青年人才
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在二工大,有一群充满活力的“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怀着澎湃的科研热情,专注科研锐意进取。他们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是科技创新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能积极地参与科研,发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将展示其中部分青年教师代表,一起领略他们的科研风采。
陈方疏(35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进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包括图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获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项目。
董岚(34岁),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8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后工作站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底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现任Scientific Reports、AIP Advances、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等SCI国际期刊审稿人。获批2021年科委启明星A类计划项目、2023年上海市科委地方建设项目。
朱大海(33岁),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2022年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年进校工作,加入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学科团队。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启明星扬帆计划项目。
俞晓晓(32岁),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202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同年进校工作,加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科团队。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启明星扬帆计划项目。
菅雯雯(34岁),数理与统计学院讲师,博士。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21年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动力系统、谱理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1项,在国内外数学期刊发表数篇SCI论文。获批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委扬帆计划项目。
于欢(34岁),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2020年7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1年度上海市科委启明星扬帆计划项目,2022年度上海市科委软课题项目,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朱金悦(33岁),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202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者行为、目的地营销、旅游产业经济,已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文旅部、省级、校级基金项目,参与国社科重大、国自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等共近10项。获批2023年上海市科委启明星扬帆计划项目。
俞佳立(32岁),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2022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同年8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林玥茹(31岁),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讲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同年8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项目。
张婷婷(35岁),国际交流学院讲师。2015年硕士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同年7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1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和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项目。
牛文旭(34岁),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于2019年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2020年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
刘飞(32岁),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2021年博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同年进校工作,加入机械工程学科团队。获批2023年上海市科委启明星扬帆计划项目。